2023年11月19日,黄河国家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余东华接受山东卫视新闻频道《理响中国》特别节目《大地回响:产业兴 黄河美》采访。余东华教授从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山东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的重要成效、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重大意义等几个方面做了阐述。
2021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入海口视察时强调,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生态地位十分重要,要抓紧谋划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科学论证,扎实推进。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就黄河三角洲农业发展、盐碱地综合利用、种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运用提出一系列具体要求。山东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以高质量创建黄河国家公园为引领,持续加大黄河三角洲的生态保护力度,全力保护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为各类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和栖息环境;以高水平开发农业高新技术为引领,构建起以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中心的盐碱地综合利用协同创新体系,扎实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全力提升躬耕质量,努力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
节目以“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治理”、“黄河三角洲盐碱综合利用及技术创新”、“黄河三角洲安居富民”为主题,介绍了山东扎实推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取得的重要成效。余东华教授认为,黄河三角洲湿地的保护和治理是山东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一个点,在做好这个点的基础上,“由点及线、由线及面”,不断深入推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落地落实。盐碱地的治理在粮食产量上有广阔的空间,“黄三角农高区”不断探索盐碱地产业发展新路径,打造成熟的农业生产模式并转移到其他地区,真正实现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最终把黄河打造成全体人民共享、共富的幸福河。
余东华教授介绍,省委省政府一直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经济建设主抓手,从湿地治理、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再到最终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已在山东落地生根,并逐渐呈现开花结果的良好局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动形成了“北黄河、南长江”相互呼应的经济发展局面,支撑起我国经济“内循环”。以“内循环”为基础,再以 “一带一路”为依托打通“外循环”,构建“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因此,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对于整个中国北方经济、对于整个中国、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

新闻链接:http://v.iqilu.com/ggpd/lxzg/202311/19/5430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