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智库要闻

黄河院专家发表的13项成果获山东省第三十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表彰山东省第三十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和第十六届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学科新秀奖获奖人员的通报,黄河院专家发表的13项研究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获奖数占全省获奖总数的4%,量质齐升、再创佳绩。

获得一等奖的成果为《中国用能权交易可以获得经济红利和节能减排双赢吗?》(作者:张宁、张维洁)、《双重约束视角下的基层治理结构与效能:经验与反思》(作者:侯麟科、刘明兴、陶郁)、《山东邹城邾国故城遗址新出陶量与量制初论》(作者:刘艳菲、王青、路国权);获得二等奖的成果为《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作者:余东华、张鑫宇、孙婷)、《从钱庄到小额贷款公司:中国民建金融发展的历史持续性》(作者:张博、胡金焱、马驰骋)、《济南市章丘焦家遗址2016-2017年大型墓葬发掘简报》(作者:王芬、宋艳波)、《汉代黄河河套区域农业发展与边牧农牧文明的互动与融合》(作者:王方晗);获得三等奖的成果为《组织分析视角下基层政策执行多重逻辑探析--以精准扶贫中的“表海”现象为例》(作者:孙宗锋、孙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实践与任务》(作者:张林波、虞慧怡)、《山东日照两城镇遗址龙山文化的石器产生》(作者:栾丰实、武昊、王芬、科杰夫、文德安)、《山东邹城市朱国古城遗址2017年J3发掘简报》(作者:郎剑锋、陈章龙、王青)、《丁公及周边遗址龙山文化白陶的岩相和化学成分分析》(作者:陆青玉、王芬、栾丰实、文德安、伊莎贝尔·德鲁克、孙波)、《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差异和共生逻辑》(作者:邵明华、张兆友)。此外,黄河文化与文明研究中心代国玺教授荣获山东省社会科学科新秀奖。

黄河院始终以“四个面向”为方针,对外争取资源、对内优化服务,聚焦学术热点、服务地方发展,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强化有组织科研,厚植创新沃土,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上一条:余东华院长受邀出席“新质生产力”海右论道智库沙龙
下一条:黄河国家战略研究院应邀参加泰山智库论坛暨2023年山东智库联盟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