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黄河国家战略研究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研究团队于2025年8月12日至8月16日顺利开展了为期五天的黄河下游生态廊道调研活动,全面调查黄河下游生态廊道现状。

黄河下游从河南桃花峪起始至入海口,长785.6公里,涵盖河南省部分区域和山东省9市。黄河在山东境内河道长628公里,是黄河下游生态廊道的主体。调研活动途经郑州市、开封市、菏泽市、泰安市、济南市、淄博市、滨州市、东营市等多个关键区域,覆盖了黄河下游生态廊道的主要核心地段,涉及黄河中下游分界点郑州市桃花峪、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的兰考县东坝头镇、黄河入鲁第一坝菏泽市东明县、黄河下游唯一蓄滞洪区泰安市东平县东平湖、黄河标准化堤防工程济南市天桥区、现代化引黄灌区淄博市高青县、引黄灌溉工程关键水利节点滨州市博兴县打渔张森林公园、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


黄河下游生态廊道集防洪护岸、水源涵养、生物栖息等功能为一体,在黄河下游生态保护方面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实地调研,研究团队初步掌握了黄河下游生态廊道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如廊道的类型和生境、优势植物种类和组成、生态文化、生态旅游、廊道建设等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等,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本底资料和数据。


此次调研作为落实山东大学黄河院部署的重点任务之一——黄河下游生态廊道研究前期调研,旨在通过黄河下游生态廊道的实地考察,较为系统地掌握黄河下游生态廊道整体情况,为后续黄河下游生态廊道(山东段)重大理论研究打好基础。
山东省林业保护和发展服务中心相关人员参加调研。
作者:王蕙
编辑:刘奕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