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发布

成果发布

学习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余东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作者简介:

余东华,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黄河国家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指出,“山东在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大有可为。”山东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和产业大省,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上挑大梁、做表率、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从新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和形成条件看,山东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近年来,山东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创新型省份建设成效显著;产业发展基础雄厚,产业体系较为完备;要素禀赋优势明显,营商环境显著改善。显著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要素资源、完备的工业体系和雄厚的产业基础,为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再加上山东拥有海量的数据资源、众多的创新平台、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正在形成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这些优势与智能化时代创新效率提升相结合,能够提升传统要素的配置效率和发展质量,塑造领先产品、领先产业和领先市场等先发优势,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拓展了战略空间。

山东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制造业大省、数字经济大省、海洋产业大省和农业大省的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一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和应用,加快形成绿色新质生产力。要依托国家级研发平台,加快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和绿色技术的研发。以国家战略性需求为导向推进创新体系优化组合,产出重大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成果。

二是发展数字新兴产业,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快形成数字新质生产力。加快工业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加快标识解析节点建设,建成区域开放协同、网络设施完备、平台建设领先、融合应用引领、支撑保障有力的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实现生产工艺革新、生产效率提升、生产协同优化。

三是引进高层次人才,高质量发展海洋科技和海洋产业,加快形成蓝色新质生产力。整合海洋科技力量,深入开展全球海洋变化、深海科学、极地科学等基础科学研究,在“透明海洋”“蓝色生命”“海底资源”等领域牵头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工程,抢占全球海洋科技制高点。大力发展海洋装备产业。

四是突出时代特色,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以农业科技创新为引领,采用生物育种、生物信息、生物合成等先进技术推动农业实现质态“跃迁”。支持将数字技术、低空技术、节能降碳技术等应用于农业生产,推动前沿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五是超前谋划抢点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前沿新质生产力。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具有影响力辐射力的产业集群。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建设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未来技术应用场景。

六是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关系。鼓励体制机制“敢为天下先”,建设高标准统一市场体系,提供良好制度环境。优化营商环境,按需制定出台政策,明确支持边界,统一激励标准,形成更加灵活有效的体制机制。

本文系山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山东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https://paper.cntheory.com/html/2024-07/05/nw.D110000xxsb_20240705_4-A7.htm


上一条:学习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余东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打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下一条:中国财经报丨余东华:以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