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发布

成果发布

山东大学在SEPS发文量化中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


文章信息:

研究成果在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SSCI、SCI,JCR Q1,影响因子6.2)发表题为“From resources to capital: Investigating the efficiency of forest ecosystem products value realization in China”的研究论文。论文得到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No. 22YJC790080)、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2QZ092)、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2RWZX12)等基金项目资助。

第一作者:山东大学黄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中心、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娄佳

通讯作者:山东大学黄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中心、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开迪

文章亮点:

文章的主要亮点在于创新性将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划分为产品供给和价值转化阶段,构建串并联嵌套的两阶段网络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引入松弛变量与两阶段共同目标原则,对中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展开评估。此外,文章构建了多层空间嵌套标准差椭圆开展空间格局统计分析,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文章内容:

森林资源为人类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并带来了经济福祉和效益,将森林蕴含的巨大生态环境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过程,也反映了从资源到资本的过程。本研究探讨了2011-2021年中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采用串并联嵌套两阶段网络数据包络模型评估产品供给和价值转化阶段。

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包含了两个内在的发展要求,一是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二是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能力。因此,在本研究的分析中,将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划分为生态产品供给和价值转化两个阶段(图1)。

根据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参考相关研究,构建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评估指标体系,对2011-2021年中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整体效率、生态产品供给效率和价值转化效率展开评估,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13FD5

图1 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示意图

8BC1

 表1 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评估指标体系

图2展示了2011-2021年中国森林生态产品供给效率情况。由图2可以看出,2011-2021年,中国森林生态产品供给效率处于较高水平,年均效率值为0.96。11年间,中国森林生态产品供给效率经历了先减小后增长的变化过程。在过去的10年里,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等投入的有效利用提高了森林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优秀的供给能力为森林资源成为绿色经济发展的动力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图3展示了2011-2021年中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效率情况。由图3可以看出,2011-2021年,中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效率相较于供给效率较低,年均效率值为0.83。11年间,中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效率经历了波动式增加的变化过程。在31个样本省份中,约50%的省份的平均价值转化效率大于0.9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价值转化基础较好,潜力较大。

图4展示了2011-2021年中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整体效率情况。由图4可以看出,2011-2021年,中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整体效率处于较高水平,年均效率值为0.86。11年间,中国森林生态产品供给效率经历了波动式增加的变化过程。价值实现效率高于价值转化效率的原因是由产品供给效率的拉动,价值转化能力不足造成了整体效率损失。为了进一步提升全国的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力,应该注重研究如何提高价值转化效率。

A1B5

图2 中国森林生态产品供给效率

A372

图3 中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效率

9385

图4 中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整体效率

然后,文章通过国土空间、造林空间、价值实现效率空间、经济空间和人口空间构建多层空间嵌套标准差椭圆对2011-2021年中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进行空间统计分析(图5)。

 34580

(a)2011


30C8B

(b)2016

33783

(c)2021

图5 2011-2021年中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多层空间嵌套标准差椭圆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38012124002519?via%3Dihub


供稿:黄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中心


上一条:大众新闻 | 王仁卿:整体性呈现黄河生态治理与保护
下一条:学术聚焦| 打通“两山”转化关键路径—黄河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专家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