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与文明研究中心

核心团队成员:路国权

姓名路国权

性别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出生年月1987.06

籍贯:山东济宁

联系方式luguoqan@126.com

学习工作经历:

2004年9月至2008年7月,就读于西北大学考古专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2008年9月至2014年7月,就读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获考古学博士学位(硕博连读)。

2014年7月至今,入职山东大学考古专业。

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日本南山大学访问学者、第3种研究员。

2019年9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访问学者。

主讲课程田野考古实习、夏商周考古、田野考古学、考古学与世界文明史、东周考古与秦代文明研究

近期研究方向田野考古、夏商周考古、中国古代青铜器

主要代表作品

专著:

《东周青铜容器谱系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专著。

论文

42.《“石北方”为“使鬼方”的考古学观察》,《文博》20215期。

41.《山东邹城邾国故城西岗墓地一号战国墓茶叶遗存分析》 ,《考古与文物》20215期。(第一作者)

40. The analysis and identification of charred suspected tea remains unearthed from Warring State Period TombScientific reports202111.

39.《崇明古陶瓷博物馆收藏的几件先秦玉器》,《文博》20206期(第二作者)。

38.《山东邹城市邾国故城西岗墓地一号战国墓》,《考古》2020年第9期。(第一作者)

37.《考古写历史 东周谱新篇》,《中国文物报》20205月。(第一作者)

36.《邾国故城遗址20152017年度出土动物遗存研究报告》,《考古与文物》20201期。(第三作者)

35.《春秋戦国時代青銅和考─山東由来青銅礼器の拡散と消長》,日本《南山大学纪要(人文·自然科学编)》第17号,2019年。

34.《济南市章丘区焦家遗址20162017年聚落调查与发掘简报》,《考古》201912期。(第三作者)

33.《论原仲簠和几件陈侯铜器的绝对年代及相关问题》,《考古》20194期。(第一作者)

32.《山东邹城邾国故城遗址20152018年田野考古的主要收获》,《东南文化》20193期。(第二作者)

31.《山东邹城邾国故城遗址2015年发掘出土植物大遗存分析——兼议古代城市管理视角中的人与植物》,《东南文化》20193期。(第三作者)

30.《山东邹城邾国故城遗址新出陶量与量制初论》,《考古》20192期。(第三作者)

29.《历史与评述(2):考古学关于春秋史的分期和断代研究》,《西部考古》(16),科学出版社,2018年。(第一作者)

28.《当考古工作者走进博物馆》,《中国文物报》2018713日。(第二作者)

27.《济南市章丘区焦家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20187期。(第一作者)

26.《论东周时期铜和的功能分类》,《文博》20183期。(第一作者)

25.《江淮起源:论铜浴缶的谱系和源流》,《四川文物》20183期。(第一作者)

24.《南北二系:试论东周时期铜匜的分类和谱系》,《考古与文物》20184期。(第一作者)

23.《山东邹城市邾国故城遗址2015年度发掘简报》,《考古》20183期。(第一作者)

22.《“上村岭组”和“宝相寺组”铜器群的分野及相关问题》,日本中国考古学会编辑《中国考古学》(17),2017年。(第一作者)

21.《再论东周时期铜簠的谱系和源流》,《东方考古》(14),科学出版社,2017年。(第一作者)

20.《考古照进现实——改造我们的文明》,《中国文物报》2017711日。(第一作者)

19.《历史与评述:文献史学关于春秋史的分期和断代研究》,《西部考古》(13),科学出版社,2017年。(第一作者)

18.《跋峄城徐楼2009M1M2铜器群的年代和意义》,《青铜器与山东古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第一作者)

17.《宝鸡石鼓山西周墓的发现和高领袋足鬲的年代》,《西部考古》(10),科学出版社,2016年。(第一作者)

16.《随州叶家山出土亚艅父乙尊的几个问题》,《青铜文化研究》(九),黄山书社,2016年。(第一作者)

15.《周楚二系:试论东周时期铜簠的分类和谱系》,《四川文物》20164期。(第一作者)

14.《论太原金胜村1988M251铜器群的年代及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20161期。(第一作者)

13.2015山东邹城邾国故城遗址首次大规模主动发掘》,《中国文物报》20151023日。(第一作者)

12.《甲骨文、金文新释两则》,《考古与文物》20142期。(第一作者)

11.《夏商周时期铜鼎概述》,《鼎盛中华》,大象出版社,2013年。(第一作者)

10.《泾、洛、渭河上游西周文化边界及相关问题初论》,《考古与文物》20133期。(第一作者)

9.《考古,与你共享》,《南方都市报》201278日。(第一作者)

8.《走出考古围城》,《中国文物报》2012720日。(第一作者)

7.《“复合族氏”铭文研究的一种新视角》,《考古与文物》20122期。(第一作者)

6.《“戎狄之旅”学术考察感想》,《考古与文物》20121期。(第一作者)

5.《说“恶来”——秦族起源再探》,《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265期。 (第一作者)

4.《殷墟孝民屯东南地出土陶范年代的再认识及相关问题》,《考古》20118期。(第一作者)

3.《晋侯墓地出土陶大口尊的文化属性和渊源试析》,《青年考古学家》22期,2010年。(第一作者)

2.《西周时期泾河流域的腰坑墓与秦族起源》,《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4卷第5期。(第一作者)

1.《张家坡M89年代为西周说——论西周高领袋足鬲》,《文博》20094期。(第一作者)

近期承担科研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三星堆文化与中国文明研究”子课题“多元一体格局下的三星堆与中原”、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春秋时期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的反思与重构研究”(20CKG007)、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东周青铜器分期、断代和谱系研究”(15DKGJ01)。

获奖情况:

山东省第三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并一等奖、山东省第十五届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中国考古学会“田野考古奖”、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山东优秀田野考古工地奖、山东大学首届人文社科青年成果奖、“发现中国”李济考古学奖十周年特别奖



上一条:核心团队成员:邵明华
下一条:核心团队成员:王云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