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中心

执行主任:刘建


教授, 博士生导师,环境生态学研究所所长。

研究方向

湿地生态学、生物入侵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植物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环境生态学。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是环境变化和生物入侵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及机理。

获奖与荣誉

1.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2015年,第三完成人)

2.国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4年,第六完成人)

3.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年,第三完成人);

4.山东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2年,第一完成人);

5.国家视频公开课”生态学与人类未来”第三负责人;

6.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2014年,第八完成人);

7.山东大学研究生教育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2013年,第四完成人);

8.山东省研究生教育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2014年,第四完成人);

9.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自然科学类,三等奖)( 2013年,第三完成人);

10. 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19年(2020年6月30日颁布),第五完成人);

    正在主持的课题

1.“植物入侵对内陆湿地土壤碳固持的影响机制-以空心莲子草为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人;

2.“区域水环境保护及湿地水质保障技术与示范课题”,国家重大水专项,课题骨干,子任务负责人;

3.“河口湿地特色资源开发利用与产业化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 2017YFC0505905),课题骨干,子任务负责人;

4.“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固碳机理”,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No. ZR2017MC013),主持人。

    已经完成的课题

1.“河流生态健康指数” (国家重大水专项,子任务负责人);

2.“南四湖生态环境保护绩效评估”(山东省环保厅项目,子课题负责人);

3.“基于生态和经济视角的自然保护区价值及生态补偿研究”,山东大学交叉学科培育项目(No. 2015JC023),主持人;

4.“2015年度马踏湖生态服务功能、生态系统状态调查与评估”(山东省环保厅项目,子课题负责人)。

5.“规模化人工湿地工程生态可持续运行”(国家科技重大水专项,  子任务负责人)

6.“南水北调对南四湖湿地入侵植物水花生的生态影响及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人);

7.“南四湖流域退耕还湿生态补偿与植被恢复技术研究”(山东省科技计划项目,主持人)

8.“山东省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研究” (山东省环保厅项目,子课题负责人);

9.“氮沉降和氮磷比对入侵植物与本地植物竞争关系的影响”(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主持人)。

10“马踏湖湖泊流域生态服务功能调查与评估” (山东省环保厅项目,子课题负责人);

11.“山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山东省环保厅项目,子课题负责人);

12.“湿地生态恢复模式与技术研究”(国家科技重大水专项, 子任务第二负责人)

13.“重金属汞在东北地区典型土壤中的结合特性及迁移机制研究”( 973专题,排名第三)

14.“暖温带几种典型落叶栎类叶性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排名第三)

15.“山东省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山东省环境保护科技计划项目,第二负责人)

16.“山东生态省考核指标生态部分现状调研”(山东省环境保护科技计划项目,第二负责人)

17.“阿利效应对外来植物传播和危害的影响”(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主持人)

    主要论著目录(*:通讯作者)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第一或者通讯作者SCI论文50余篇,代表性论文如下:

2021年

[1] Li C, Gan Y, Zhang C, He H, Fang J, Wang L, Wang Y, Liu J*. 2021. “Microplastic communities”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 Differences, links, and role of diversity index in source analysis. Water Research, 188: 116574.

[2] Dong J, Quan Q, Zhao D, Li C, Zhang C, Chen H, Fang J, Wang L, Liu J*. 2021. A combined method for the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sediment organic carbon in rivers.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752: 141840.

[3] Ji S, Ren S, Li Y, Dong J, Wang L, Quan Q, Liu J*. 2021. Diverse responses of spring phenology to preseason drought and warming under different biomes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766: 144437.

[4] Li Y, Yu Z, Ji S, Meng J, Kong Q, Wang R, Liu J*. 2021. Diverse drivers of phytoplankton dynamics in different phyla across the annual cycle in a freshwater lake. Journal of Freshwater Ecology, 36(1): 13-29.

[5] Wang L, Li C, Dong J,Quan Q, Liu J* 2021. Magnitudes and environmental drivers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natural wetlands in China based on unbiased data.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on-line.

[6] Yang R, Fang J, Cao Q, Zhao D, Dong J, Wang R, Liu J*. 2021. The content, composi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organic carbon in the sediments of two types of constructed wetlands.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accepted.

Email:ecology@sdu.edu.cn

 


上一条:主任:王仁卿
下一条:核心团队成员:王德华